印度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,
描述關於印度的文學作品也充滿了不可思議的故事,
多半是悲傷且無奈,道盡人生無常的感覺,
以下收集了一份關於印度的書單,依據作者分類,
藍色標註是網路上比較推薦的書。
(1) 薩爾曼‧魯西迪(Salman Rushdie)
1947年出生於孟買、在回教中產階級家庭中成長。
《魔鬼詩篇》(The Satanic Verses),《格里茅斯》(Grimus)、《午夜之子》(Midnight\’s Children,獲布克獎和詹姆斯‧泰特‧布拉克獎)、《羞恥》(Shame,法國年度最佳外語書籍獎)、《哈樂與故事之海》(Haroun and the Sea of Stories,獲作家協會獎)、《她腳下的土地》(The Ground Beneath Her Feet)、和憤怒(Fury);短篇小說集《東方,西方》(East, West);報告文學《美洲豹的微笑:尼加拉瓜之旅》(The Jaguar Smile: A Nicaraguan Journey);隨筆集《想像的家園》(Imaginary Homelands)和電影評論《綠野仙蹤》。
(2) 尹登.米斯崔(Rohinton Mistry)
1952年7月3日生於印度孟買,1975年移居加拿大,作品風格以描繪印度社會為主,涉及層面包括生活、宗教、習俗,大量揭露社會現實,並充滿人文關懷。
《微妙平衡》《棄養計畫》
(3) 普列姆昌德PremChand(1880/7/31~1936/10/8)
早期用烏爾都語寫作,後來改用印地語;文章中包含愛國者與反映印度種姓制度下人性的黑暗面與悲哀。之前的印度文學充滿了帝王傳說、神話力量,或是逃避現實的幻想作品,而他則帶領人們從幻想的世界裡回到人間和現實
《27個傻瓜》、《印度漂鳥》、《永遠的小說之王》
(4) 阿蘭達蒂.洛伊 Arundhati Roy
1959年生,現居新德里
《微物之神》《極樂之邦》
(5) V. S. 奈波爾Sir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
被譽為世界作家、語言大師、眼光獨到的小說奇才。 奈波爾的作品以小說與旅行文學為主
最膾炙人口的旅行文學作品:印度三部曲之《幽黯國度》、《印度:受傷的文明》、《印度:百萬叛變的今天》,以及《在信徒的國度》
(6) 英國殖民文學三大經典: 《 印度之旅》《緬甸歲月》 《基姆》
(7) 亞拉文‧雅迪嘉 (Aravind Adiga)
一九七四年生於馬德拉斯(Madras),目前住在孟買。曾擔任《時代》雜誌駐印度特派員。
《白老虎》《 塔裡的男人 》《 吉塔市的七日間 》《 暗殺效應 》
(8) 維卡斯‧史瓦盧普
《Q&A》(電影『貧民百萬富翁』暢銷原著小說) 《 六個嫌疑犯 》《 第七道試煉 》
(9) 其他海外作者 (旅遊文學)
遠藤周作 : 《深河》
藤原新也 : 《 印度放浪 》 描述1970年代的印度旅遊感觸
妹尾河童 : 《窺看印度》
柳時和 : 《 地球行星的旅者──在旅途中看到自己 》
鮑伯‧米格拉尼 : 《 我在印度,接近天堂也看見地獄 》
希瑟.伍德 : 《三等車票》
葛雷哥里.羅伯茲 : 《 項塔蘭 》
(10) 台灣作者
喬伊斯(劉育敏) : 《孟買春秋》
印度 NG人七 : 《 嫁到印度當人妻:為愛忍下去!臺灣太太的印度觀察好吃驚&異國戀真心話 》
船橋彰 : 《 印度以下,風景以上 》
(11) 印度料理
莉琪.科林 : 《 咖哩群像-印度料理文化誌 》
奈爾善己 : 《 印度主廚教的本格派咖哩 》《 印度料理初學者的第一本書 》